查看原文
其他

古文拾遗——百兽、百鸟

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-05-09

一、模拟百兽

 罴说⑴

  鹿畏貙⑵,貙畏虎,虎畏罴。罴之状,被发人立⑶,绝有力而甚害人焉⑷。

  楚之南有猎者,能吹竹为百兽之音。寂寂持弓矢罂火,而即之山。为鹿鸣以感其类,伺其至,发火而射之。貙闻其鹿也,趋而至。其人恐,因为虎而骇之。貙走而虎至,愈恐,则又为罴,虎亦亡去。罴闻而求其类⒀,至则人也,捽搏挽裂而食之⑷。

 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⒂,未有不为罴之食也。

  ——柳宗元

注释:

  ⑴罴(pí):哺乳动物,体大,肩部隆起,能爬树、游水。掌和肉可食,皮可做褥子,胆入药。亦称“棕熊”、“马熊”、“人熊”。

  ⑵貙(chū):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。

  ⑶被(pī)发:披散毛发。被,同“披”。

  ⑷捽(zuó):揪住。搏:搏击, 抓、扑。挽:拿来。

翻译:

  鹿害怕貙,貙害怕虎,虎又害怕罴。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,好像人一样站着,非常有力气而且害处非常大。

 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,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的叫声。他悄悄地拿着弓、箭、装火的瓶子和火种来到山上。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,等到鹿一出来,就用火种向它射去。貙听到了鹿的叫声,快速地跑过来了,猎人见到貙很害怕,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。貙被吓跑了,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又赶来了,猎人更加惊恐,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,虎又被吓跑了。这时,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,找到的却是人,罴就揪住猎人,把他撕成碎块吃掉了。

  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,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,没有一个不成为罴的食物的。


二、百鸟皆厌

燕王好乌,庭有木皆巢乌,人弗敢触之者,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。故凡国有事,惟乌鸣之听。乌得宠而矜,客至则群呀之,百鸟皆不敢集也。于是大夫、国人咸事乌。乌攫1腐以食腥于庭,王厌之。左右曰:“先王之所好也。”一夕,有鸱2止焉,乌群睨3而附之,如其类。鸱入呼于宫,王使射之,鸱死,乌乃呀而啄之。人皆丑之。

注释:
1、攫(jué)腐:抢夺腐肉。  2、鸱(chī):鹞鹰。
3、睨(nì):斜视。“睨”,原误作“晲”。据明成化本、正德本、嘉靖单行本改
译文:
      燕王喜爱乌鸦,庭院的树上全是乌鸦搭的窝,人们没有敢触动它们的,认为它们能测知吉凶和掌管祸福。所以凡是国家大事,就只听信乌鸦的鸣叫声来做出决断。乌鸦得宠而自傲,客人到来就群起呀叫,百鸟都不敢来这儿栖止。于是举国上下从大夫到百姓都饲养乌鸦。乌鸦抢夺着腥臭的烂肉在庭院里吃,使后来继位的燕王十分厌恶它们。左右侍臣便告诫说:“这是先王所喜爱的啊。”一天傍晚,有一只鹞鹰飞到这里,乌鸦成群地斜视着它,又靠近它,好象对待自己的同类一样。鹞鹰飞进宫廷号叫起来,燕王让人射中了它,鹞鹰死了,乌鸦就“呀”、“呀”地叫着吸食它,人们都觉得乌鸦太可憎恶了。
古文拾遗——鼠辈宵小?
古文拾遗——带牛佩犊

古文拾遗——虎啸山林终被擒

古文拾遗——兔子快跑

古文拾遗——屠龙之技
古文拾遗——斗折蛇行
古文拾遗——马不停蹄
古文拾遗——羊质虎皮

古文拾遗——弄鬼掉猴

古文拾遗——古人吃鸡的理由
古文拾遗——白云苍狗
古文拾遗——那些古代的猪肉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